制定注重發展的政策,促進社會和經濟包容性強的信息
社會,包括改善獲得信息的機會、基礎設施並建立有利的環境
秘書長的報告
(聯合國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委員會第十二屆會議,2009年5月25日,日內瓦)
導言
1. 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委員會(科技促委會)在2008年5月舉行的第十一屆會議上審議了信息社會世界首腦會議(信息社會峰會)的結果的落實進展情況。委員會的實質性討論強調了科學和技術對實現發展目標的關鍵作用,並強調信息和通信技術(信通技術)對低收入人口必須是可以獲得、快捷和負擔得起的。委員會還呼吁各實體、所有利益攸關者和各國政府之間加強合作,以強調創造有利的環境對建立一個真正注重發展、以人為本和包容性的信息社會的重要性。
2. 為了回應委員會第十一屆會議所作結論並協助科技保委會第十二屆會議的審議工作,貿發會議秘書處于2008年11月12日至14日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了一個閉會期間小組會議,會上提出和討論了一份探討問題的文件,主題是“制定注重發展的政策,促進社會和經濟包容性強的信息社會,包括改善獲得信息的機會、基礎設施並建立有利的環境”。這份報告是根據該小組的調查結果和貿發會議秘書處的進一步研究編寫的。
一、社會和經濟包容性強的信息社會︰獲取和使用
3. 過去一年的趨勢表明,移動電話(手機)使用的持續快速增長是許多發展中國家信通技術的接入和連接的主要形式。使用短信息服務(短信)不僅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取代語音通信的選擇,而且還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數據服務,包括金融交易、新聞和市場價格的更新。[1] 據估計,目前手機的數目是座機的8倍、個人計算機的3倍、電視機的幾乎2倍。[2]
4. 移動電話技術可以促進微觀和宏觀層次的經濟增長。在一項關于移動通信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的研究中,Waverman等人(2005年)發現,手機普及率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增加一倍,產出即上升10%。在微觀經濟層面,如處理商務、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在醫療系統和農業部門,這種影響更為可觀。創新使用移動電話——如移動銀行業務(m-banking)[3] ——意味著微型企業以及個人(往往是那些“沒有基本銀行存款賬戶”的人)能更好地利用更快、更便宜和更安全的簡單形式的銀行業務。
框1
一些成功的移動應用程序實例[4]
移動電話的用途不只是打電話。在非洲,移動應用程序的多樣性在傳播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令人印象深刻︰
(a)
在南非,Wizzit允許任何人使用手機從他們的口袋里直接進入他們的銀行賬戶,還可以用手機作個人對個人支付、轉賬,以及在沒有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進行預付費購買。沒有月費,只支付已完成的交易;
(b)
在肯尼亞,一個職位空缺短信服務成功地創造了10萬美元的年收入。目前這項服務已經擁有超過30000用戶,他們每周收到150至200個職位空缺通告。使用預付費服務,60-70%的空缺是由這些用戶填補,從而給雇主帶來快得多的結果;
(c)
TradeNet(貿易網)目前已在17個國家運營,為希望買賣商品的人提供農產品信息。經過外部資金方面的負面經驗後,貿易網決定免費提供基本信息,但對定制服務和更先進的服務收費,以保持財政的長期可持續性;
(d)
在南非開普敦,短信用于醫療保健項目,以提醒肺結核患者按時服藥,從而提高病人治愈率,降低整個公共醫療系統的財務費用和財政負擔;
(e)
在印度,手機促進社會聯系和模糊種性界限。手機是人們尤其是婦女與家庭保持聯系的主要工具,特別是當她們在婆家受虐待、生病或挨餓時是如此。 |
5. 關于互聯網的接入和連接,在過去8年里,全球互聯網用戶增加了300%以上(見下圖8.1)。中國在世界上擁有最大數量的互聯網用戶(2.53億),其次是美國(2.20億),從而使中文成為互聯網用戶之間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個最重要的語言。從區域上看,北美和歐洲互聯網用戶在圖8.1所示同一期間增長得最慢,中東和非洲則增長得最快(分別增長1180%和1030%)。[5]
6. 然而,寬帶服務則顯示出不同的模式,即寬帶連接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國家,特別是在歐洲,佔了2007年底錄得的共計3億寬帶用戶近四分之三(見下圖8.2)。[6] 中低收入國家佔全球寬帶用戶的20%(僅中國便佔其中87%,即佔全球總數的15%)。低收入國家佔不到全球寬帶用戶總數的1%,其中幾乎完全由印度和越南所佔有。
7. 寬帶接入正在迅速成為必不可少,不應再被視為連接互聯網的一種“奢侈選擇”。由于信通技術是發展科學、技術和普遍的創新能力的一種推動力,寬帶問題因而值得密切關注。不能否認,大多數為信息社會設想的合乎需要的應用程序,只有依靠寬帶接入方可運行。[7] 盡量發揮信通技術的潛力以將其用于促進發展,可能需要最大限度地為連接提供技術可能性。[8]

資料來源︰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圖1
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和互聯網用戶普及率(2000-2008年)

資料來源︰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圖2
寬帶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2007年9月)
8. 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口依靠電台和電視台廣播服務,成本低廉,又容易獲得。在非洲,收音機的數量是電視機的三倍有多,是固定電話線路的10倍以上。[9]據估計,60%的人口可以通過現有的無線網絡觸達。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所研究的大多數國家里,社區電台與日俱增,2006年共有402個社區電台在運作(盡管其中大多數都集中在南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10] 創新利用電台和電視廣播,結合其他信通技術的方法已經出現。例如,農民听眾俱樂部、喀麥隆的“尋呼工程師”項目以及玻利維亞的“農民”交流團體,等等。
9. 促進接入本身並不是以確保從信通技術獲得全面的效益。信通技術為其用戶帶來社會或經濟價值的潛力還取決于其他一些因素,如他們獲得相關內容的能力或從使用信通技術獲得經濟機會的能力。為了充分了解不同用戶如何受益于信通技術,就必需進行詳細的定量和定性研究,設法了解弱勢社區個人如何利用和受益于信通技術。
10.貿發會議[11] 擬出了扶助窮人的信通技術框架的12個關鍵要素(見下表8.1),即應作為分析信通技術對用戶生活影響的基準的12個關鍵要素。在這個框架內,連接(例如信通技術接入)是影響人們從信通技術中受益的能力的若干因素中的一個。希望在政策和方案層面喚起意識並建立扶助窮人信通技術能力的各國政府,不妨考慮將貿發會議的框架作為起點,以評價具體信通技術政策或方案在何種程度上有利于窮人。[12] 對智利電信中心的一項研究摘述于以下框2,它提供了一個例子說明12個關鍵要素框架如何套用。
11. 國際組織、企業和公私伙伴關系在信通技術接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方法是分攤部署以社區為基礎的學習中心的費用。例如,2006年,加拿大政府的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和微軟各自捐款1700萬加元(合1411萬美元),建立了一個稱為telecentre.org(電信中心組織)的新組織,專門為發展中國家電信中心運營商提供能力建設援助。瑞士發展和合作署隨後為該項目又提供了500萬瑞郎(合435萬美元),該項目旨在培訓100萬以上人員來操作電信中心。亞洲開發銀行、國際發展研究中心、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非洲電子學校方案支持學校和圖書館的信通技術接入倡議。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于2006年建立了一個全球圖書館倡議,2007年提供了超過3000萬美元,以支持東歐、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公共圖書館系統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此外,一些私營公司通過企業社會責任方案,為專門的信通技術培訓設施和接入點提供支持。例如,先進微件公司(AMD)——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已提出了50×15倡議,旨在通過提供負擔得起的互聯網連接和計算能力,幫助加速數字包容性;微軟通過其“潛力無限”方案,在世界89個國家和地區支持以社區為基礎的技術和學習中心。
二、信通技術基礎設施︰國家和國際網絡和傳輸信息量
12.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基礎設施主要障礙包括缺乏所有電信基礎設施所必需的可靠電力供應來源以及直達農村地區的運輸網絡。此外,快速增長的移動電話和互聯網的使用給基本電信基礎設施的需求施加了越下越大的壓力。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互聯網傳輸信息量至少有70%-80%是國際性的,這種模式由于最近的宏觀經濟趨勢而加強,這種趨勢包括︰業務流程外包到低工資國家、更多的區域貿易和合作、並出現了需要增加區域內電信帶寬的泛區域運營商。由于衛星能力的局限,有足夠的需求證明采用光縴連接是合理的。而且,也越下越需要升級現有線路,並增加服務提供商的數目,以確保服務的連續性,避免壟斷性定價的做法。
表1
扶助窮人的信通技術框架的12個關鍵要素
12個關鍵
要素 |
關鍵問題 |
問 題 |
連接 |
可獲得和負擔得起的基礎設施與技術(硬件/軟件) |
計劃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可在多大程度上確保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可以並負擔得起使用這些設施和技術。 |
內容 |
相關
可獲得
所涉受益人 |
內容在何種程度上與目標人口的需要相關。婦女和男子是否都可以獲得並用它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它是否以當地的語言提供,不識字者和信通技術文盲能否使用?
受益人是否參與擬訂內容? |
社會 |
誰將受益?
受益人參與 |
誰應當成為目標群體?
不同利益攸關者如何參與方案?
受益人是否參與設計和實施方案?
干預如何影響社會的不同群體(婦女、男子、老人、青年、文盲等)? |
商業 |
支持生計 |
計劃干預能否維持受益人的生計?
它在何種程度上可支持受益人的經濟活動? |
能力 |
受益人的能力
組織的能力 |
受益人是否有、或能否獲得參與方案的能力?
有關組織是否有(財政和組織)能力制定和實施方案? |
文化 |
支持文化
促進學習 |
使用信通技術減少貧困是否有前瞻性和支持文化? |
合作 |
利益攸關者合作有利 |
不同的利益攸關者之間的合作在何種程度上有利于信通技術減輕貧困? |
資本 |
財政上的可持續性 |
是否有足夠的財政資源? |
環境 |
適應環境
影響環境 |
政策或方案是否適應當地環境?
干預措施能否影響變化,為使用信通技術減輕貧困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
連續性 |
監測與評估
靈活,促進學習
可能增加影響
社會可持續性 |
政策或方案是否納入了監測和評價的組成部分?
它是否促進學習和允許靈活適應?
信通技術方案是否可以擴大?
它在多大程度上是社會可持續的? |
控制 |
受益人的所有權
利益攸關者的責任 |
受益人是否擁有政策或方案的所有權?
受益人在設計、實施和評價政策或方案方面是否有發言權?
不同的利益攸關者是否有責任? |
協調一致性 |
扶助窮人 |
信通技術政策或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與其他扶助窮人的政策和干預措施一致? |
資料來源︰UNCTAD, based on Rao (2003).
框2
從性別觀點看通過信通技術維持生計︰智利電信中心的實例
2006年,貿發會議對智利電信中心及其對減輕貧困尤其是婦女的貧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一項研究。之所以選擇智利,是因為該國政府制定了一項廣泛的信通技術戰略,其中包括支持電信中心網絡。智利在過去十年中的發展,包括在獲得和使用信通技術方面的發展,成果非常顯著。然而,依然存在著很大的性別和經濟差距,包括在信通技術的獲取和使用方面的差距。
這項研究套用了貿發會議扶助窮人的信通技術框架的12個關鍵要素,以調查和采訪來自智利不同電信中心網絡的利益攸關者。15項深入的答復,雖然來自數量有限的參與者,但可為電信中心維持生計的能力提供一個輪廓。
智利的電信中心網絡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倡議︰(a)
它具有強大和持續的政治支持;(b)
大力開展與不同行為者的合作;(c)
實施了一個大規模的信通技術掃盲運動;(d)
在可持續性和社區參與方面有成功的經驗。
然而,該倡議對減少婦女貧窮的作用受到下述一些因素所限制︰(a)
有些利益攸關者低估了電信中心對減少貧困的作用,有些則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b)
對貧窮男子和婦女如何使用和受益于電信中心的了解有限;(c)
沒有將性別主流化 例如沒有具體的訓練內容、評價或資源也並非專門為(貧窮)婦女所制定或使用 婦女機構和組織的參與和信通技術能力有限;(d)
電信中心還沒有提供具體的技能和謀生機會。
資料來源︰UNCTAD(2008a)。 |
13. 許多國際光縴電纜項目正在進行中,或是連接以前沒有連接到全球縴維網格的國家,或是擴大現有的國際聯系。這些國際縴維項目將在未來兩至三年大大增加國際和跨大陸的帶寬的提供。洲際能力預計將從目前的1.7Tbps,(即1012(兆兆)字節/秒)(圖8.3)增加到2011/2012年的至少30Tbps,[13] 滿足幾乎所有國家的國際帶寬需要,南太平洋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和在海洋中間的一些小島嶼國家(例如︰拉克代夫群島、塞舌爾、聖赫勒拿、亞松森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等等[14])是例外,因為在這些地方光纜連接的費用仍然高不可攀。這些島嶼很可能繼續保持通過衛星連接互聯網。
14. 由于發展中地區人口往往很分散,許多基礎設施項目尋求建立不僅是服務主要城鎮的國家骨干網,而且還充擔連接鄰近國家的國際聯線。在這方面,南南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最近在非洲的一項調查[15] 證明了迄今為止錄得的最大規模的長途電信基礎設施。該項目在2006年年中開始以來,為17個國家約3萬公里長的光導縴維發出超過10億美元的合同,其中約三分之二的費用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這些項目將有助于加快信通技術的吸收,消除非洲國家之間及其國內在獲取信通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15. 許多國家正在考慮已有的替代性基礎設施,並利用技術的融合。為了加強信通技術的接入和連接,許多國家推出了新的衛星,並提供開放的接入網絡。在非洲,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寬帶基礎設施網絡[16] 與在Stokab[17] 運行的一個項目(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開放接入網絡)相類似,並將互連非洲東部和南部各國。其運作是基于平等、開放的原則,這將逐步提高運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其他國家,衛星將繼續在電視廣播和連接孤立和農村地區方面發揮關鍵作用。2007年發射了兩顆衛星以滿足非洲在這方面的需要——非洲區域衛星通信組織(非洲區域衛星通訊系統)發射了一顆衛星,目的是降低沒有任何國際線纜連接的國家的成本,並為那些本國地面網絡有限的國家提供國內聯線。尼日利亞與中國合作,于2007年5月發射了一顆通信衛星,其足跡涵蓋38個非洲國家和5個歐洲國家。其他在過去12個月發射通信衛星的發展中國家包括巴西、中國和越南。

資料來源︰www.telegeography.com.
圖3
2006年全球區域間網絡帶寬
16. 技術融合還可以提供多種低成本骨干活動,以補充國家和國際的電信基礎設施。各方面的發展,如互聯網交換點(IXPs)、當地域名服務器、互聯網電視(IPTV)和廣播、互聯網協議(IP)或基于IP的基礎設施(包括下一代網絡(NGN)、IPv4和IPv6)、以及語音互聯網協議(VoIP)運營商(Skype),有助于減少國際互聯網連接的費用,加快當地網站的接入速度。鏡像服務器有助于減少對國際帶寬的需求以及為用戶提高可靠性和響應速度,這些服務器往往設在互聯網交換點,而且設立費用並不昂貴。然而,隨著對大量可靠帶寬需求的增加,使用這些設備可能會成為問題。從長遠看,用光縴電纜直接連接到最終用戶的做法似乎勢在必行。
三、信通技術與政策的作用
17. 二十世紀後半期的大部分期間出現了逐漸從國有經濟轉向更開放的市場經濟的全球趨勢。[18] 電信也沒有例外——國有公司逐步趨向私有化、競爭加劇、外資增長以及放寬管制。根據電聯“今天的電信市場……︰[是]私營化、競爭、移動和全球化”。這些趨勢的發展速度驚人,事實上改革這一行業的呼吁已失去了意義,因為這些呼吁已為現實所超越。[19] 電聯管制調查報告說,自1994年開始以來,將信通技術部門私有化的國家已經增加了一倍,提供具有競爭力基本服務的國家增長了500%以上,包括語音電話服務(例如,VoIP網絡電話)、固定線路的寬帶和無線寬帶接入等服務。
18. 政府在鼓勵傳播和采用信通技術方面可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凡促進競爭的政策都有利于市場的發展。在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更多的競爭可以大大降低電信服務的成本,並改善信通技術服務。各國政府可探討與當地有關的政策,以適應、改變和擴大移動服務和網絡,從而讓偏遠的農村地區更多現代信通技術接入。除了放寬市場準入種類的法規,政府把信通技術規劃和倡議列為高度優先事項。這方面的例子有︰
(a) 智利是南美第一個在這方面捷足先登的國家,它制定了一個全面的信通技術計劃、開發電子政府服務、發展全面的校園網絡和課程設置方案、並協調電信中心;
(b) 印度政府已召集工作隊,為規劃和改革開路,國家和各幫政府鼓勵基礎設施投資,並支持將電話技術和互聯網連接帶到農村的努力;
(c) 新加坡政府通過直接投資、開發和提供電子政府服務,在信通技術規劃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d) 中國政府除了規劃信通技術的發展之外,已允許國營企業互相競爭,並允許連接到國有骨干的企業之間的競爭;
(e)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建設了骨干互聯網絡,而大學和研究網絡則為其各自的網絡連接支付費用。[20]
19. 在不同程度上,過去25年里幾乎所有國家都開放了它們的電信業,而且有證據表明,由于零售提供商之間的競爭加劇,結果導致更多的創新服務,價格也更低。市場自由化導致了相當大的進展,但諸如資金、技術、基礎設施和人的能力等一些基本要素在有些市場仍然缺乏,阻礙實現更廣泛的連接和更大的利益。
20. 當國家尋求執行旨在促進信通技術發展的政策時,挑戰和機遇並存,尤其是在政策協調方面。因此,必須在考慮到政治、教育、文化、科學、法律、規章和財政等因素的前提下,對國家政策采取協調一致的做法。監管的主要目標是確保透明度和公開性,同時促進公平競爭和限制濫用市場支配力。有效的監管可以為電信運營商以及投資者和最終用戶促進和加強可預測性、穩定性和一貫性。在政策層面,多專題、協調一致的決策產生了切實的成果(框3)。
21. 國家政策應當考慮到區域的實際情況和背景。正如南部非洲通信監管機構協會(框4)的實例所示,區域合作除了基礎設施合作的好處外,還可以在能力建設和提供政策討論平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種主動行動有助于實現區域一體化,而鑒于電信、廣播、互聯網和相關技術和服務迅速匯合,區域一體化對信通技術發展顯得日益重要。由于市場規模和統一的區域一級投資和管理框架,諸如有利的投資條件、保護知識產權、透明的監管、保護隱私和個人資料等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如濫用計算機和網絡犯罪、電子簽名和電子交易、以及電子政府和廣播等信息社會問題,都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解決。
框3 多重政策觀點
毛里求斯是在電子政府準備度指數和數字擴散指數居前四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之一(其他三國為南非、塞舌爾和博茨瓦納)。毛里求斯的發展遠景及早確定了建立一個信息經濟(包括信通技術發展)的重要性,以確保該國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和提高其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改革電信部門始于1997年,並從分析工作和廣泛協商開始。最近最高級別的承諾和具體的信通技術籌資項目 | |